坐着轮椅,被按下“暂停键”,失去正常的人生……这一特殊群体奔赴美好生活、融入职场的梦想,在数字经济时代变得触手可及。
在张掖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他们面对电脑屏幕全神贯注,或头戴耳机接听电话,或在键盘上熟练地打字,一一回复客户诉求,电话声此起彼伏,应答声、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原本,他们对生活已失去信心,张掖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让他们重新“站起来”,不仅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还让他们向阳而生,实现“与众不同”的人生价值。
“我们要探索实践培训与就业、服务与保障、照护服务与身心康养相结合的融合助残模式,为残疾人营造走出家门的‘第二个家’,让他们身心无障碍地工作、学习、生活,自信自强从事有尊严、有价值、适合残障人士的轻体力工作,找回失去的自信,乐观面对新生活。”张掖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负责人刘韦评这样认识自己从事的事业。
刘韦评的人生也曾顺风顺水。一手创办的张掖市金顶针制衣厂一度做得风生水起。但一场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突如其来的“横祸”造成他高位截瘫,人生顿时坠入谷底:人要抢救治疗、生意要运转、贷款要偿还、两岁的儿子要照顾,父母痛心疾首,妻子每日以泪洗面……
受伤之后,躺在病床上的刘韦评一度消沉绝望、悲观厌世,数月不下床、不出门,总觉得别人看自己的眼神充满了“异样”,买回来的轮椅闲置了3年。很长一段时间,他觉得人生再也没有希望可言。
让人成长的永远是磨难。庆幸有家人的呵护,有好友的支持,相濡以沫的妻子更是不离不弃,给予刘韦评极大的温暖和力量。他终于不再消沉,明白自己还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肩上还扛着几十名工人的生计和期望,自己不能倒下。
刘韦评开始奋起与命运抗争、与时间赛跑,他要做生活的强者。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肢体肌能康复训练,病床上签订单、轮椅上谈业务,短短数月就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生活自理技能,久违的笑声又重新回到家中,他的创业创新之梦也被重新点燃。很快,制衣厂成为了当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坐在轮椅上的他还创办了张掖市凯旋门汽车美容装潢公司和张掖市臻铭文化传播中心。
身体的残疾让刘韦评经受了常人难以体会的艰辛,刘韦评深知,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大多内心坚强,他们有心创业,极想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苦于社会给予他们的创业、就业机会不是太多。作为残疾人士的刘韦评最能理解残疾人的想法,他决定“站起来”帮助残疾人,让他们重建心理健康,重塑生活信心。刘韦评通过努力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从此,他矢志助残的“脚步”再也没有停歇过。
多年来,刘韦评秉持“以残助残、助人自助、授人以渔”公益理念,将健康心理重建、残疾康复知识、慰问帮扶物资等送到残疾朋友的床边和心里,增强他们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勇气。多年来,累计为残障人士提供志愿心理疏导服务1200余人次,培训残疾人3000人次,累计为320余名残疾人提供互联网就业岗位。
2014年,刘韦评先后建立“茶艺心理咨询室”“残疾互助微信群”,开设“残疾人家庭康复及心理健康微课堂”,成立“张掖市韦评残疾人社会工作事务所”,积极开展残疾人心理援助、扶贫助困和创业扶助等助残志愿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励志分享、专题讲座、网络微课等形式,义务为残疾人及其家庭进行“现身说法”式的心理疏导。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照样也可以”。2017年5月,刘韦评注册成立甘肃省轮椅军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行“互联网+微公益”帮扶模式。2017年8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项目落地实施,张掖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诞生。
基地建成后,刘韦评通过“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形式,以“共建+共管”运营方式、“集中+居家”工作模式、“互联网+”就业形态,为残障人士提供互联网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匹配、上岗就业辅助、就业心理辅导、网络创业指导等系列服务,开启了残疾人利用互联网就业脱贫的新模式,形成了“政府关怀支持、残联合力共建、企业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受益”的良好局面。先后与京东、欧莱雅、圆通快递、申通快递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士有了就业平台。基地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之家”、被中国残联评为“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
去年5月,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省市区残联大力支持下,1400平米的新基地投入使用。新基地集就业项目拓展、残疾人培训、集中就业、寄宿托养于一体,为残疾人士提供了舒适方便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去年12月,基地在申通总部客服坐席岗位基础上,新组建中国移动甘肃分公司10086客服坐席,客服班组新增25人上岗就业。
王鹏曾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学生,品学兼优的他本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2016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让刚刚进入大学的王鹏不得不放弃学业与轮椅为伴。巨大的心理落差一度让他失去生活信心。在刘韦评的一次次开导下,在张掖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他迎来了重生。“现在我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给家里分担经济压力,我不再自卑和迷茫,人生有了目标和方向。”已是张掖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项目组长的王鹏笑容自信而阳光。
在基地工作5年多的刘万强在申通快递95543热线组,由于接单量大、接线率高、回复快,月收入达8500多元,这样的收入是他融入社会摆脱贫困的最佳证明。2013年的一场车祸,让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刘万强从一个“壮劳力”变为“轮椅人”,家里的重担压在父亲一人身上。“当时想找个合适的工作挣点钱,帮父亲减轻压力,但身体这个情况,根本找不上工作,‘废人’一度就是我的标签。”刘万强声音哽咽。直到2019年,刘万强的梦想被集善乐业“点亮”,通过基地就业帮扶,他成为一名客服人员,现在已是基地的业务“大拿”。
重度残疾人士曹学增也是基地的一员。“要不是刘哥,这世上早没我了。”曹学增回忆,那时候他整天躺在炕上,对生活根本不抱任何希望,是刘韦评无数次上门鼓励和心贴心交流拯救了他。当刘韦评夫妇带着十几个像曹学增一样的“轮椅人”在金昌考完驾照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真是太艰辛了,正常人学考驾照都很不容易,更何况我们,‘划’着轮椅奔波,一个门槛、一个台阶就是‘天阶’。”曹学增说,考取驾照后,他不仅能在基地上班挣钱,还开上网约车挣到了更多的钱。
……
例子是举不完的。一个个残疾人在基地获得新生的同时,也于逆境中追求进步、在残缺里创造幸福。相信在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的推动下,还会有更多的刘韦评带领残疾人逆光“奔跑”,也将有更多的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来源:张掖日报
管理: 张掖市残疾人联合会 陇ICP备2021001529号-1
地址:张掖市甘州区县府街延伸段供销大厦3楼 邮编:734000 电话:0936-8215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