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多措并举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结对关爱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特殊困难群众关爱服务工作,肃南县残联强化牵头协调作用,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省“三抓三促”行动、全市“四实”活动,大力推动“结对帮扶·爱心肃南”工程建设,各级各部门结对干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竭尽所能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办好事、解难题,使特殊群体真正感受到了精神有人关爱、心灵有人抚慰、困难有人帮助、权益有人维护。
干部送煤暖身又暖心
8月16日,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秦学红一行在前一段时间与帮扶户面对面促膝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收入来源、困难需求等情况的基础上,前往该县明花乡黄土坡村结对帮扶家庭,利用筹集到的5000元资金为2户残疾人送去越冬煤炭5吨,有力保障了困难村民温暖过冬,受助群众倍感亲切。
以小见大帮办手续显真情
县总工会副主席索成武的帮扶对象是一名农村群众,之前老人回到榆中县老家探亲,得知老人回家的第三天,索成武便来到老人家中,亲切地与老人拉家常、话冷暖,仔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医疗保障、救助政策落实等情况,耐心讲解结对关爱的相关政策,认真倾听他的心声,积极出谋划策,并为老人送上了价值600多元的生活物资。当了解到老人去年年底曾先后在榆中县两次住院,因当时未备案,住院费用需回到居住地报销。最近打算到马蹄乡办理相关手续,但因为活动不便、手续对办理流程不熟悉,担心当日无法返回家中产生食宿等额外费用。索成武当即征询老人及其子女意见,带着老人赶赴马蹄乡,并陪同老人办理了相关手续。
常态了解需求及时贴心解决实际问题
常玉琴,该县康乐镇红石窝村牧民,在一次意外后下肢瘫痪。
“结对帮扶·爱心肃南”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常玉琴成为县委副书记巴玉霞结对帮扶对象。第一次到常玉琴家走访慰问了解情况时,巴玉霞与常玉琴及其丈夫面对面交流谈心、拉拉家常话、听听烦心事、算算家庭收入支出账,问基本生活有无困难、察看居住环境有无火灾、触电、烫伤、摔伤、煤烟煤气中毒等安全隐患,帮助和督促及时纾困引导其保持健康心态、提振生活信心、乐观面对生活。在多次送去慰问金、生活物资的基础上,巴玉霞联系协调县残联为常玉琴申请了一辆合身的儿童轮椅,并为其家庭完成了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项目,现在极大地方便了常玉琴的日常生活,丈夫外出不再担忧她的吃放,而且丈夫回家还能吃到她做的热气腾腾的饭菜。
全力推动残疾学生就业落地见效
李海娇,一名肢体二级残疾大学毕业生。2023年6月于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毕业后在家待业。肃南县残联班子成员与李海娇家庭主动联系,详细询问就业意愿和生活上的困难,细致讲解大学生就业下基层政策,联系协调肃南县人社局、县人民医院,根据李海娇所学专业,安排李海娇在县医院就业,并帮助办理职工宿舍住宿和就餐手续办理。
“现在正处于试用阶段,试用期考核合格就可以正式签订就业合同,薪资也非常可观,感谢残联的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工作,将爱心传递到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善行努力回馈社会”李海娇说道。
目前,肃南县共确定198名各级领导干部与困难重度残疾人“一对一”结对开展关爱行动。自开展结对关爱工作以来,肃南县各级领导干部纷纷下村入户,与特殊困难群体“结对子、认亲戚”,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经济来源和生产生活等情况,落实政策290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54个,帮办实事80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元)6.8万元,切实把结对关爱行动走深做实,让每一位特殊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暖风吹出小“网红”
——张掖市甘州区政协干部唐国增结对关爱典型事迹
在张掖市甘州区“结对帮扶・爱心甘州”工程建设中,甘州区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唐国增,帮扶对象郜薇,她的乳名和网名叫“彤彤”,因患脑干肿瘤,大学毕业后,两次开颅手术后,留下后遗症,成为偏瘫,列为困难重度残疾人。他带着温度帮,带着真心帮,发动网络力量和爱心人士,将一位身体偏瘫、即将凋零的花季少女,帮扶成了当地的小“网红”,带她走向了电商创业之路。
2023年5月的一天,按照全区“结对帮扶・爱心甘州”工程建设的安排部署,唐国增第一次上门,彤彤外出,父母在家,他认真翻看了彤彤病历等就医资料,了解到彤彤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行走离不开轮椅,气管手术导致她说话声音很微弱,靠胃管注入流食维持生命,许多后遗症让她非常痛苦,饱受折磨,经常流泪哭泣,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家中经济很是紧张,根本没有康复费用,全家人整天愁眉苦脸。这些让唐国增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动,他当即下定决心,必须尽快见到彤彤,首先解决康复费用,采取更加精准的帮扶措施,以最快速度让他们走出困境。
几天后,唐国增提着牛奶、鸡蛋,出现在了张掖市中医医院康复室,目的是在特殊的环境中与彤彤见面,与其家人、医生了解康复情况,商议帮扶方案,尽快实施实质性的帮扶。当他走进康复室时,第一眼看到瘦弱的彤彤正在康复器材上练习肺活量。在休息间隙,主动上前作了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彤彤用非常细小、近乎听不到的声音对他说,“唐老师,我早就在抖音上见过您,其实我是您的忠实粉丝。”他感到很意外,他问:“你喜欢我的作品吗?”她说:“我最爱看你发的那些张掖地方文化、旅游景点和老照片,我也想做短视频,就是不会做,您能教我吗?”她的眼神中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觉得,彤彤的这个想法,是一个很好的帮扶切入点,可以探索性的实施。他说:“制作短视频人很累,会受苦的,费眼睛,费脑子,有难度,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她说:“我在康复训练之后,每天待在家里没事可做,疾病留下的痛苦我都能承受,做个短视频,能有多苦多累?我真想学。”他说:“那我就教你吧,这样可以打发那些无聊的时间,让你更加愉快,认识更多的朋友,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让你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做好的话,还可以走向电商创业之路。我一定支持!”她问:“我不知道拍摄什么内容?”他说:“按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又不能经常到室外或者更远的地方去拍摄,把你的康复生活记录下来,把你与疾病抗争的精神体现出来,把你的自信和坚强展现出来,这样的作品一定会很好,大家也爱看。”就这样,他们一拍即合,让她学习短视频拍摄制作。以后,如何拍摄制作优秀的短视频?如何增加自媒体粉丝?成为他们互相联系最多的话题。彤彤制作的一条条短视频练习作品,通过微信发给他,他都认真地审看,提出指导意见,毫不保留地传授短视频拍摄制作经验和技巧,他成了彤彤短视频拍摄制作的第一位指导老师。
经过一个月的练习,彤彤的短视频拍摄制作水平很快提高,作品能够对外发布。唐国增帮助彤彤开通了抖音账号“彤彤的康复之路”,对外使用她的乳名“彤彤”,寓意“彤彤就像帮扶阳光下绽放的红彤彤的花朵,也像充满希望的红彤彤的太阳”,她从7月份开始发布了第一条抖音作品,既全面又精练地介绍了她的病情和康复情况,浏览量3.9万人,点赞量达到673人,后期发布的作品,浏览量和点赞量一度攀升。
虽然,彤彤的抖音在唐国增的帮助下,已经火了起来,要走电商之路,必须进行专业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短视频拍摄制作水平,还要学会直播带货,为从事电商创业打好基础,最终掌握一门适合她的挣钱技术,达到自主创业的目的,如果成功的话,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她的长远问题。于是,他主动与张掖市智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申亮联系,亲自带着彤彤和她妈妈,一起去参加了短视频电商培训班和直播带货培训班。通过培训,让彤彤更加坚定了从事电商创业的信心,最关键的是结识了几位优秀的电商成功人士,成为要好的朋友。他又邀请网络达人刘自民@狂飙生活,上门为彤彤传授短视频拍摄制作和电商知识,赠送学习教材《零基础玩转短视频》。特别是他邀请了临泽县身残志坚、拥有7万粉丝的网络达人、电商成功人士张海英@陇尚兔子,上门给彤彤传授了许多电商知识,送来了从事电商积累的几大本实用教材和一套电商直播设备,长期帮助彤彤电商创业,直到成功。
这时的唐国增,并不满足,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彤彤的康复治疗不能耽误时间,急需康复费用,没有钱,何谈康复?要是能筹集一部分生活用品,也能减少家庭开支。他上门找到了网络达人、张掖市海泉超市总经理杨海泉和爱心人士、张掖市鑫宏大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涛,商定在半年内每月给彤彤提供抽纸、女士私护用品、洗涤用品、营养品等生活必需品,保证家庭所需。到10月份,已经分两批将价值2000元的生活必需品送到彤彤家里,每月按时提供。
他还产生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要充分利用自媒体抖音的优势,呼吁社会爱心人士来帮助这个家庭,筹集一部分康复费用和生活用品。他经过认真地策划,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宣传方案,从8月7日开始,以主播亲自出镜的方式,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快手、视频号、朋友圈等自媒体发布《彤彤的呼唤》系列短片,采取纪实手法,连续发布了16条短视频,真实展现了彤彤的家庭情况和康复情况,以及彤彤与病魔抗争的坚强精神,对爱心人士和单位进行大力宣传,以弘扬社会正气。视频发布以后,单条浏览量非常高,大量留言都为彤彤康复加油助力,迅速形成网络热点。他又联系一些影响力大、正能量的网络达人为彤彤助力,张吾乐@吾在张掖,刘自民@狂飙生活,吴红梅@醉牡丹也纷纷拍摄制作视频短片,呼吁社会对彤彤一家给予关注,一条条视频不断地发布,在网络上形成了帮助彤彤的爱心漩涡,许多网友被彤彤的坚强所感动,一些爱心人士对彤彤给予帮助,彤彤收获着浓浓爱心,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爱心需要接力,彤彤加油”!
至目前,共收到甘州区残联、甘州区南街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张掖市希望残疾人康复中心、妙善堂中医诊所负责人顾红红、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柴小宁、西安盛合机电公司总经理赵俊峰以及8名社会爱心人士价值6000多元的爱心捐款、药品和物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上门捐款500元。
为了让《彤彤的呼唤》系列短视频做成精品,唐国增经常加班加点,许多爱心人士都很忙,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或者晚上去看望彤彤。只要有爱心人士上门,他都会亲自去拍摄,加班制作,尽早发布,从不言累。伴随着一条条短视频的发布,坚强的彤彤让众多人所熟知,她已经不是普通的市民,成了张掖城里的“小网红”,这些都悄悄改变着彤彤的生活,一家人收获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一次,彤彤妈妈和彤彤到市场去买菜,一位卖鸡蛋的老爷爷认出了彤彤,他说:“你是唐国增主任抖音上宣传的那个彤彤,我认出了你。我想帮助你,可是我离不开这个摊。今天正好遇到你了,这一捆鸡蛋送给你,好好补补你的身子。”老人将鸡蛋硬塞到了彤彤妈妈手里,这种突如其来的“投喂”,引起了现场市民的围观,彤彤母女无法拒绝,只好收下。
唐国增把彤彤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利用自媒体持续发布《彤彤的呼唤》,感动着每一个观看短视频的人,在评论区收到大量留言,给予彤彤精神上最大的鼓励,增强了她战胜病魔、坚持康复治疗的信心;唐国增不停地呼吁,让爱心人士不断涌现,爱的力量逐步壮大,让彤彤结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与她一起分享人生的快乐,使她不再孤单寂寞,她的身体在一天天康复,她也变得开心快乐。唐国增通过自媒体“大号带小号”式的推荐,许多网友关注了她的抖音账号“彤彤的康复之路”,粉丝天天上涨,一月内由100多个到现在的1600多个粉丝,其中有一条热门视频浏览量居然达到82.5万人,点赞量3848人,这些都为她在自媒体从事电商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值花季少女的彤彤,原本读完大学,会拥有美好的未来,却遭受疾病的无情折磨。唐国增真心帮扶,带着党和政府“结对帮扶·爱心甘州”的温情,像一缕温暖的风,吹进了彤彤的家,吹暖了彤彤的心,吹出了一个“小网红”,让一朵即将凋零的青春少女,绽放出最美的笑颜。
情暖童心与爱同行
------西街街道干部魏丽结对帮扶工作典型事迹
在西街辖区的楼群院落,时常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是干部眼中的“领头雁”,是群众眼中的“贴心人”,是孩子们眼中的“爱心妈妈”。她对事业虔诚执着,付出辛苦,倾注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超乎常人的坚韧,铸就无私奉献的品格。她就是西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魏丽。
自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她既当指挥员又当运动员,在她的组织、带动下,西街街道41名党员干部下沉五个社区,“一对一”深入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7名特困供养对象和13名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中,上门认亲,到家结对,嘘寒问暖,开展帮扶活动。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与帮扶对象联系交流170次,走访入户152次,帮助落实优惠政策81个,解决困难问题4件,帮办实事126件,为帮扶对象送去生活物品折合人民币3600元,街道帮扶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誉。
作为帮扶干部,她联系帮扶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接到帮扶对象名单的第一时间,魏丽同志就迫不及待的照着名单上的地址找到了孩子家中,经了解知道他们姓陈,是一家兄妹俩,哥哥11岁,上小学5年级,妹妹4岁,幼儿园中班。他们的父母亲均为听力、言语壹级残疾,因两人都是重度残疾人,无固定工作和收入,又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近年来一直在外地打零工,照顾兄妹俩的重任就落到了69岁的陈爷爷身上。知道这个家庭情况后,她心情非常的沉重,她意识到自己肩上的帮扶重担,开始筹划今后如何来帮助这个家庭,帮助这两个孩子。刚开始结对时,孩子们很认生,她就借助一切机会,多次到兄妹俩家中,敞开心扉,嘘寒问暖,通过拉家常、话冷暖、交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家庭生活状况、经济收入来源、身体健康状况,对照政策清单,与相关部门督促、协调、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康复、教育保障等政策措施。去的多了孩子们也慢慢地和她熟悉了起来,她和兄妹俩便拉近了距离,时常与他们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内心需求,注意他们的身心健康。很快增近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作为母亲,她自己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丈夫在外地工作,独自照顾父母和高考儿子的她,身上担子本身就很重。高考前,这个时候已经非常紧张忙碌了,但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她还是百忙之中如期来到了兄妹俩家中,与他们共度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妹妹一看到“魏妈妈”来了便飞快的跑了过来,高兴的说“魏妈妈你来了”,见到自己的“爱心妈妈”,小女孩兴奋地拉着“妈妈”的手不舍放开。她边和陈爷爷唠家常,边拿出给兄妹俩准备的节日礼物,有书包,学习用品,零食和玩具。看到一堆礼物,妹妹高兴地说道“我一直想要一个草莓熊,没想到今天‘魏妈妈’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真的太高兴了。”
每到节日,也是帮扶干部集中走访的重要时刻,端午节前夕,魏丽同志也不例外早早准备,知道陈爷爷带着两个孩子过节不容易,就提前打电话给她们,告诉她们自己为她们包了粽子,水果,会去看她们,让她们不要再花钱准备了。当她带着香喷喷的粽子、西瓜和水果去的时候,陈爷爷感动的流下了眼泪,说:“魏主任,你对我们太好了,每个节日你都想着我们,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你”,她紧紧握着陈爷爷的手说“陈叔,这是我应该做的”。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代表了我们帮扶干部走进了帮扶对象的心里,受到了他们的肯定,就是这句话为我们今后更好做好帮扶工作加了油打了气。握着陈爷爷的手,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她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临走之前,她还再次叮嘱陈爷爷,以后家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随时给她打电话,她都会想尽办法解决。
相比物质的需求,精神需求更难帮扶,每次到帮扶对象家中,她都会细心的了解兄妹俩的生活情况、身体情况和学习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勇敢面对一切困难,自立自强,开心生活,时常叮嘱陈爷爷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陪伴孩子自信、乐观地生活,让他们顺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为孩子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有一次,社区组织开展“童心筑梦,共同成长”亲子活动,她踊跃报名带着兄妹俩一起去参加活动,其间她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与他们一起切蛋糕,做游戏,答问题,赢奖品,孩子们非常的开心,她一句句关切的问候,一件件暖心的帮扶行动,不断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
自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她和帮扶对象电话联系交流4次,走访探视7次,落实优惠政策8项,帮办实事3件,送去生活物品折合人民币350元。她的结对帮扶行动不仅为兄妹俩送上节日的温暖,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慰藉,增强了兄妹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为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关心和关爱,让她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管理: 张掖市残疾人联合会 陇ICP备2021001529号-1
地址:张掖市甘州区县府街延伸段供销大厦3楼 邮编:734000 电话:0936-8215886